<rp id="8ztvk"></rp>
      1. <source id="8ztvk"></source>
        <video id="8ztvk"><span id="8ztvk"><label id="8ztvk"></label></span></video>
        <video id="8ztvk"><span id="8ztvk"></span></video>
      2. X
        熱門關注
        所在位置:首頁 > 廉韻清風 > 先鋒人物 > 正文

        王俊峰:天上最亮的星是中國空間站

        1675733563749093665.jpg

        星河燦爛,中國空間站每天用16次的途經俯瞰人間煙火,這是最浪漫的流浪地球,也是在我們眼里盛開的光芒。

        1675733340620007923.jpg

        王俊峰 攝影師,“尋找中國最美星空”項目發起人,國內知名星空IP──星聯CSVA聯合發起人,超長植物延時TML(生命的奇跡)發起人,中秋月色攝影大賽、中國星空地理大賽評委。

        春節期間,神舟十五號航天員費俊龍、鄧清明、張陸在中國空間站舉辦了一場“宇宙級”攝影作品展,每一張照片都是攝影師在地球上抓拍到的中國空間站過境時的經典瞬間,是來自地球的一份禮物。

        盡管中國空間站是在距離地球400千米高度的軌道上運行,但只要你抬頭,就有機會看到中國空間站從我們頭頂掠過(過境)。因為它每天要繞地球飛行16圈,平均每1.5個小時就能轉一圈,所以在地面上的中低緯度地區,在特定條件下,能夠在傍晚或黎明時分看到它在天空中劃過,肉眼輕松可見,是名副其實最亮的“中國星”。

        星聯CSVA聯合發起人、中國空間站過境拍攝者王俊峰把地球對宇宙的遙望,變成了一件群體參與的最浪漫的事。在他的帶動下,越來越多的人拿起手機或相機拍攝中國空間站過境照片和視頻,和最亮的“中國星”合影。中國空間站飛過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飛過故宮,飛過青海湖、上海外灘、西安古城墻、天津廣播電視塔,甚至飛過自己家小區,湛藍天幕上那道白線劃過,讓我們驚訝:原來天宮并不遙遠。

        中國空間站流浪地球

        是我們眼中最亮的星

        航天員們的浪漫,是每天大概可以看到16次日出和日落。當空間站緩緩劃過地球,目之所及是熾紅的大陸、蔚藍的海洋,以及深邃太空映襯出的地球邊界交相輝映。其實在航天員一次又一次遙望地球的同時,我們也在仰望那顆天上最亮的“中國星”,因為上面有太空出差三人組,更有人類對宇宙的熱愛。

        中國空間站的運行軌道覆蓋了世界上90% 的人口,所以很有可能它已經在你不知情的時候從頭頂掠過。白天天空太亮,你沒辦法看清它,而深夜又沒有足夠的殘余陽光照亮它。好在,中國空間站每90分鐘左右就會繞地球一周,日出前或日落后的一個半小時內,我們有許多與“中國星”相會的機會,因為反射太陽光,它會以超高的亮度從高空掠過,這種景象作為天象是很難被超越的。

        2021年7月4日,這一天對很多人來說是一個普通的日子,但是,對于中國的航天事業來說意義非凡。這一天,三位航天員出倉成功。當天晚上,王俊峰通過小程序“天文通”的預測,發現中國空間站將從北京上空飛過。他開始等待,用眼睛在天空尋找。21點33分23秒,在自己家樓下,他用手機和相機同時記錄下中國空間站從頭頂飛過的畫面。這個作品被新華社、人民日報、央視等媒體報道,同時中國空間站也有了新名字──夜空中“最亮的中國星”。

        中國空間站過境的時間,一般會發生在傍晚,當太陽落到地平線以下,此時仍有足夠的光線從空間站反射而來。此外,日出前的清晨是另一個拍攝的好時機。一次完整的過境大概會持續6分鐘,它從地平線上升起,經過頭頂,然后消失在地球的陰影中。

        為了讓更多人掌握拍攝中國空間站的時機,王俊峰經常要普及各種知識。比如,過境總是從西邊開始,最初會看到一個白色光點,靜靜地、平穩地穿過天空。如果看到閃爍的燈光,那基本是飛機,因為中國空間站本身不發光,它是被太陽光照亮的,而且亮度始終在變化,一般來說,空間站處于它軌跡的最高點時亮度最佳。

        王俊峰說,想找到最亮的“中國星”,先要了解空間站過境的準確信息,這是成功捕捉它的基礎。很多專業的網站和小程序都能查到自己所在地空間站過境的時間、方位角、亮度等信息,可以選擇其中高度適宜、亮度較高的過境機會來觀測和拍攝。一般而言,拍攝中國空間站不需要專業設備,最好提前看好過境星圖,用夜空中比較亮的星作為基準觀測點。用單反相機或手機均可拍攝,只要“守株待兔”,鏡頭對著基準星點,抓住時機按下快門拍照或錄像即可。 

        藏在星星里的浪漫

        做最執著的追星者

        2022年,王俊峰和伙伴們在新疆哈密做中國空間站過境直播,現場架設機器時,很多人好奇地問這是干什么?王俊峰說,我們要拍攝咱們的中國空間站。這個回答無疑引起了好奇,很多聲音傳到王俊峰耳朵里:“能看見嗎,那么遠?”“開玩笑呢吧?”王俊峰笑著說:“放心吧,一會兒就能看到了,是一顆非常亮的星星,很好看?!?/span>

        篤定的態度吸引來很多人,大家圍在機器旁,時不時抬頭看看天。天上一個亮點兒越來越近,越來越亮,中國空間站準時到達!直播過程中,王俊峰也會講解“飛過大角星”“馬上要飛到織女星”等天文知識,似乎從他嘴里說出的每一個字都在閃爍。

        無數手臂指向高空,現場所有的人都在歡呼雀躍。王俊峰大喊:“大家跟咱們的航天員打個招呼吧!”所有人一同用最大音量高呼:“中國最牛!”聲音震天撼地。此時,王俊峰眼里有了淚光,他一回頭,發現每個人的眼睛里都散發著光芒。

        一位哈薩克族大姐握住王俊峰的手說:“兄弟,太感謝你了,我真的看到我們的中國空間站了!”有一位老奶奶從頭到尾跟著直播團隊,還有一群小孩子一直在問各種問題。當中國空間站從頭頂飛過去,很多人還在久久凝望夜空,在他們的手機里,已經存下了那顆“中國星”。

        當這顆最亮的“中國星”以比較高的高度過境時,亮度與夜空中最亮的恒星天狼星差不多,即使在城市里也能輕易看見,在人為光線干擾更少、能見度高的郊野,自然會看得更清楚。目前,中國空間站已經完成基本建設,亮度也在增加,觀測起來更加容易。

        王俊峰經常觀測日月星空,從天和核心艙成功發射以后,他就一直關注著相關新聞。他說:“以前看到的都是美國等國家的國際空間站,第一次看到中國的空間站從頭頂飛過,感覺特別自豪。真的覺得我們祖國強大了,科技在飛速發展。中國空間站一般過境平均時間3至6分鐘,在天氣晴好的情況下,即使在城市中心也能輕松觀測到。如果觀測條件合適,中國空間站漫步蒼穹的畫面,一晚上可以看到兩次?!?/span>

        藏在星星里的浪漫,讓這個男人成了最執著的追星者。

        除了中國空間站,還有繁星點點在等待著他。北斗七星是我們在夜空中辨識度最高的,其實這七星組合里的每顆星星都有自己的名字,也有各自的故事。比如,搖光星距離我們100至101光年,這是什么概念呢?如果我們生活在那顆星星上,大家可能看到的地球景象是100年前的樣子。

        星空的故事,在王俊峰的心里永遠既神秘又美麗。

        山野千里不停奔赴

        熱愛每個漫漫長夜

        “過年”這個概念,在王俊峰眼里是每年去看流星雨。就像那首歌里唱出的浪漫,“帶你去看流星雨”旋律一出,我們腦子里就浮現出一顆顆流星劃過夜空,趕緊閉眼許愿。我們看過的流星雨都是“嗖嗖”的,沒見過像下雨一樣“嘩嘩”的。

        2018年年底,王俊峰在青海水上雅丹觀測雙子座流星雨,到了午夜,流星像天空的雨點一樣劃過夜空。為了統計流星的數量,王俊峰和另一個伙伴約好,手拉手背靠背,各看一半天區,以確??吹饺苛餍??!耙活w,兩顆……九顆,十顆……這又一顆!”在寒風刺骨的夜晚,兩個男人在27分鐘里數到了97顆流星,完成了“浪漫”的流星雨之旅。為什么非要拉手呢?因為風太大了,手不互相拉住,人就會被風吹跑。

        2017年的雙子座流星雨,在內蒙古通遼。當夜非常冷,冷到讓人懷疑人生。經過通宵拍攝后,王俊峰驚奇地發現,他們每個人頭上都有一片云,因為天氣太冷,所有人呼出的氣直接變成了云,在各自頭頂飄著,如果后背能多出一對翅膀就變成天使了。他們哆哆嗦嗦地在荒無人煙的野外度過了一個難忘的夜晚,當晚看到了600多顆流星。

        對于星空攝影師而言,什么才是挑戰?王俊峰的回答出人意料,他說:“蚊子?!痹诖髴c拍攝月色時,需要去計算月亮什么時候出來,從哪個位置出來,拍攝距離是多遠,要用多長的焦段等,這些都不是挑戰。最大的挑戰是要面對大慶一年四季都難見“活物”的瘋狂的蚊子。當他們來到拍攝地,荒野里的蚊子總算盼來了“大餐”。密密麻麻的“蚊子云”像是給他們每個人穿了一件大風衣。王俊峰眼睛眨了一下,居然夾死了兩只蚊子,而更多的蚊子隔著厚厚的衣服給拍攝者送上了“超級大紅包”,一個半月后才逐漸消退,顯得整個人都胖了一圈兒。他說,當時覺得能活著回來就挺好。這些紅腫記憶直到現在,每年一到夏天可能還會復發,但珍貴影像留下來了,也就無怨無悔。

        我們經常會說“銀河”,但相信看到過的人并不多。在大多數人的想象里,銀河像一條白色綢帶,但在王俊峰眼里,銀河是有色彩的,它明亮又絢麗,亮到讓他覺得產生了幻覺,可頭頂的銀河真的就像云一樣夢幻般飄著。在哈密的幻彩湖旁,他把睡袋放到湖邊的鹽堿地上,數著星星,看著多彩的銀河就睡著了。

        這樣的入睡是多么迷人,在夢中也會上天攬星吧。

        王俊峰說,當萬籟俱寂,站在胡楊林下看著天上的星光,他就會想,人和歷史是什么樣的關系,人和自然是什么樣的關系,人該怎樣更好地適應大自然,而不是去改造它呢?

        成立星聯CSVA

        打通“天上與人間”

        “臥看星河歸閣晚,月斜疏影轉梧桐”,對星空的仰望自古有之,王俊峰希望把追星星的人聚攏在一起,讓更多的人感受星河的魅力。于是,在他和蔣晨明、戴建峰、周博的聯合倡議下,“星聯CSVA”(China StarVision Alliance)應運而生。王俊峰的闡釋是:把天上的星星和地上拍星星的人聯合起來,一起做更有意義的事,帶動更多人仰望星空?!把鐾强铡睆摹罢J知星空”開始,“認知星空”則從星空視覺開始。

        除了為天文愛好者提供成長計劃,王俊峰同時也在思考,星空這么美,如何更好地去傳播,讓孩子和成人學會記錄、了解宇宙的故事。他指著一張銀河下的剪影,說為了拍這張照片,他們從一個坡面上來下去,爬了大概十多回。他感覺在宇宙面前人類太渺小了,當四周安靜下來,人就會變得純粹,跟自然融在一起,大腦才可以騰出足夠的空間思考人生。

        很多人說,看星星要去很遠很荒涼的地方,其實不然,王俊峰說:“星星一直都在我們的頭頂,但我們每天忙于各種事情,可能沒有機會抬頭仰望星空。其實城市里很多地方是可以看到星星的,我們不需要出遠門?!?/span>

        近幾年,王俊峰一直在策劃“花與星空”選題,這個拍攝起來對環境要求比較低,在小區里拿手機就可以拍。他說:“春天的花開了,那是它一生最美好的時刻,而遠在光年之外的星光也是最美好的,我們想通過花與星空,讓美好穿越時空加倍,呈現在一個空間里?!?/span>


        對話王俊峰

        第一次拍攝中國空間站

        那種體驗無與倫比

        記者:第一次組織大家去拍星星,參與的人多嗎?

        王俊峰:我第一次組織大家拍星星是在2016年8月26日晚上,我在微信公眾號發起活動,邀請大家去房山紅井路觀星并拍攝。本來我想能有5個人就不錯了,結果有17個人參加。我們開車到山頂,夕陽西下,金色的天空慢慢開始閃現星辰,銀河漸漸展現出身姿。山上風很大,我們這些久居市區的人都被眼前的景象驚呆了。那個夜晚我們看到了一顆螺旋旋轉發出聲音的流星,還有肉眼可見的銀河,這在城市里是難能可貴的體驗。整個夜晚大家都興奮不已,徹夜未眠,記錄了很多與星空合影的作品。

        記者:天上的星星那么多,在你心里哪一顆最美?

        王俊峰:最美的當然是咱們的“中國星”。對星空的向往和對祖國的熱愛,讓我開始追拍中國空間站,并發現,拍攝記錄中國空間站是一件非常有意義的事情,能讓更多的人感受到祖國的強大,并為此而自豪。第一次拍攝到中國空間站那種無與倫比的體驗和激動,讓我終生難忘。

        記者:對你而言追星和拍星在生活中意味著什么,是一項工作嗎?

        王俊峰:追著天上的星星,并把它們最美的樣子拍下來,對我來說是一場修行。很多熱愛天空的人都在默默拍攝,每年我們都要策劃與星空相關的選題,當看到大家的優秀作品被各大媒體發布,被數億人次看到,我覺得既感動又驕傲。

        記者:還有一件最浪漫的事,就是可以一起看中國空間站吧?

        王俊峰:我們的中國空間站是太空最亮的中國星,我也希望更多的人加入觀測,大家可以搜索小程序“天文通”,它會告訴你中國空間站幾月幾日在哪里飛過。你只需要抬頭看就可以了,我們同赴千里共嬋娟的浪漫。

        記者:一個普通人如果想成為追星星的人,除了熱愛,還需要準備什么?

        王俊峰:只要心有熱愛,一切困難都可以克服。拍星空,常用設備就是手機,特定情況下需要帶長焦鏡頭、單反機身、赤道儀、三腳架等,大約五六公斤。如果拍深空,設備就很重了,不過我不拍深空。當然也要強身健體,抵抗早衰。(記者 王小柔)

        各类激情h文合集
            <rp id="8ztvk"></rp>
          1. <source id="8ztvk"></source>
            <video id="8ztvk"><span id="8ztvk"><label id="8ztvk"></label></span></video>
            <video id="8ztvk"><span id="8ztvk"></span></vid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