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鋒精神,人人可學
文藝作品中永不褪色的主人公
電影《雷鋒》海報。資料圖片
3月1日,在重慶北站北廣場(重慶火車站下轄車站)候車室內,“學雷鋒志愿服務隊”成員在為旅客提供義診服務。新華社記者 劉潺 攝
以偉大建黨精神為源頭、包括雷鋒精神在內的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譜系,是黨領導人民戰勝艱難險阻、從勝利走向勝利的精神密碼。
近日,習近平總書記作出重要指示指出,今年是毛澤東等老一輩革命家為雷鋒同志題詞60周年。60年來,學雷鋒活動在全國持續深入開展,雷鋒的名字家喻戶曉,雷鋒的事跡深入人心,雷鋒精神滋養著一代代中華兒女的心靈。
雷鋒精神就狹義而言,是對雷鋒的言行和事跡所表現出來的先進思想、道德觀念和崇高品質的理論概括和總結;就廣義而言,已升華為以雷鋒的名字命名的、以雷鋒的崇高品質為基本內涵的、在實踐中不斷豐富和發展著的、為人們所敬仰和追求的精神文化。
60年來,圍繞雷鋒精神,文藝界創作了許多優秀作品,如長詩《雷鋒之歌》、電影《雷鋒》、報告文學《雷鋒的故事》、歌曲《學習雷鋒好榜樣》、電影《離開雷鋒的日子》、話劇《雷鋒》等在社會上產生了廣泛影響。60年來,雷鋒不僅沒有遠去,而且愈發成為永不褪色的主人公,雷鋒精神在不斷書寫著。
雷鋒精神是文學世界里的雄渾詩篇
由賀敬之創作的長詩《雷鋒之歌》,1963年4月11日刊登在《中國青年報》上?!?963年的春天,使我們如此地激動!——歷史在回答:人呵,應該這樣生!路呵,應該這樣行!……”《雷鋒之歌》,歌頌了雷鋒短暫而又偉大的一生,激勵了千百萬熱血青年,點燃了那段激情歲月。這首激情澎湃的抒情長詩甫一問世,就引起廣大青年爭相傳誦。
你用我們旗幟一樣
鮮紅的顏色,
寫下了
你短暫的
卻是不朽的
歷史,
你在階級的偉大事業里,
在為人民服務的無限之中,
找到了呵——
最壯麗的
人生!
賀敬之后來在復旦大學給師生們作報告時,激情澎湃地朗誦起《雷鋒之歌》。他的朗誦一次又一次被熱烈的掌聲打斷。復旦校園廣播里每天播放《雷鋒之歌》,如同春天的號角喚起了無數人,很快,這號角聲傳遍全國。著名作家賈漫評價說:“如果說艾青為民主革命中成千上萬的青年點燃了‘火把’,《雷鋒之歌》則在中國社會主義的困難年月,點燃了熊熊火炬!”
關于雷鋒的詩歌還有很多很多……
“所以我愿意提筆寫雷鋒,我想用文學造就一個精神刻度,告訴讀者,一個22歲的青年人就曾經如此陽光如此生動地、真真切切地活在我們這塊土地上,他是我們的兄弟,他雖然只活了22個春秋,但是他給我們這個民族帶來的精神價值,卻是無可比擬的,他使我們想到迷霧中的燈塔?!边@是作家黃亞洲創作長篇紀實小說《雷鋒》時寫下的心語。
這部反映雷鋒事跡的長篇小說,于2020年3月紀念雷鋒同志誕辰80周年、第57個“學雷鋒紀念日”之際出版,到2022年5月已經是第三次印刷。
黃亞洲用這部作品作出呼吁——一個民族,一個社會當中,需要有崇高的東西?!拔液荛L時間都在想,雷鋒在我們中華民族當中,到底是一個什么樣的精神符號?這樣的精神符號在當前還能不能存在、能不能繼續閃光呢?從我讀到的材料、自己采訪的材料來看,客觀地說,雷鋒是一個比較完美的典型,這一典型是經典的、成熟的、可靠的、深入人心的?!睆狞S亞洲讀到的材料、自己采訪的材料來看,應該說,雷鋒是一個很可愛的人。年輕、熱情、特別喜歡幫助別人,不求回報。并且,雷鋒在工作當中,確實不怕吃苦,還能動腦筋,他盡可能地踏踏實實地干一行專一行,這些都是事實。舉個很小的例子,他開軍車,山路上有鄉親要搭軍車,按照部隊規定,不能搭,空車也不能搭,但當時老百姓有困難,幾十里山路,不好走,雷鋒怎么處理?他不會一腳油門就開走,他會跳下車,摸出一些零錢給想搭車的大爺,講明道理,講明軍車盡管空著,但部隊有規定,而且坐在后面也不安全,你拿這個錢去買車票吧,前面有個長途汽車站。雷鋒就是這樣處理,處理得周圍同志很吃驚。
“大公無私這樣的精神標桿,一個有骨氣的民族,必須要有。盡管這種精神標桿很少,但是一個民族、一個國家,必須立一個,或者立幾個,爍爍閃光的,永不倒下的,一聽就覺得熱血沸騰的,這樣的標桿必須要有?!秉S亞洲告訴我們。
閃爍在銀幕熒屏中的赤子之心
雷鋒我們的戰友
我們親愛的弟兄
雷鋒我們的戰士
我們今天的先鋒
學習雷鋒愛憎最分明
學習雷鋒立場最堅定
這段話出自《雷鋒,我們的戰友》,這首由傅庚辰創作詞曲的歌正是電影《雷鋒》的主題曲。
這部上映于1965年3月5日的電影,選取了雷鋒幾個具有代表性的生活片段,用樸素的白描手法,講述了雷鋒從一個稚嫩的少年變成一名平凡而偉大的解放軍戰士的過程,表現了雷鋒大公無私、艱苦樸素、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高尚品德。
從一定意義上說,這部電影中的雷鋒,奠定了很多人心中的雷鋒形象。當時劇組在全國遴選飾演雷鋒的演員,挑選了一百多人都不滿意。后來,劇組來到解放軍藝術學院,一個叫董金棠的小伙子,引起了導演董兆琪的注意。經過化裝、試鏡,憑借跟雷鋒相似的個頭、胖瘦、長相、氣質,21歲的董金棠最終被確定飾演雷鋒。
于是,董金棠來到雷鋒生前所在連隊,與雷鋒的戰友們吃住在一起,從軍訓到駕駛,從為群眾做好事到擔任小學的課外輔導員,重新把雷鋒生前的生活“過”了一遍。電影上映后,好評如潮。
后來的幾十年里,以雷鋒為題材的影視作品不斷涌現,如1979年的《雷鋒之歌》、1996年的《少年雷鋒》、2013年的《青春雷鋒》《雷鋒的微笑》、2010年的電視劇《雷鋒》,等等。
在這些作品中,有一部獲得當年全國上座人次和票房雙料冠軍的電影——《離開雷鋒的日子》。主人公喬安山是雷鋒的戰友,飾演這一角色的是著名演員劉佩琦。1979年,劉佩琦考入了解放軍藝術學院,當了20年的兵,一直期待能演一個軍人的角色。直到電影《離開雷鋒的日子》里飾演了喬安山這樣一個復員軍人,成為讓他難以忘懷的角色。劉佩琦坦言:“我相信很多觀眾和我一樣,也是唱著《學習雷鋒好榜樣》、聽著雷鋒的故事、讀著雷鋒日記、看著雷鋒的電影長大的。班長雷鋒,一個平平凡凡的青年軍人,卻把為人民服務的精神踐行得那么深刻。雷鋒說,一滴水只有放進大海里,才永遠不會干涸,一個人只有當他把自己和集體融合在一起的時候,才能最有力量。這是集體的力量!”
影片中有一個令人印象深刻的片段,喬安山救起一位老人送到醫院搶救,卻被誤認為肇事者。待事情澄清后,飾演喬安山妻子的老戲骨宋春麗留下了一段獨白:“你們想過嗎,你們為了這點醫藥費,紅口白牙地咬住老喬不放。昨天他去了雷鋒墓,他連死的心都有;咱們都是唱著《學習雷鋒好榜樣》走到今天的。我不是為我的丈夫爭理,我想為這社會討一個公道,為雷鋒精神做一個證明?!?/span>
宋春麗的這段獨白,也成為了經典。
對此,劉佩琦說,“雷鋒精神會過時嗎?我要說,雷鋒精神是永恒的。每一個踐行雷鋒精神的人,他們都是我們民族的脊梁。雷鋒去世后,喬安山不斷踐行著老班長的精神,讓雷鋒的精神傳承下來?!?/span>
這些文藝作品以影像的方式呈現著雷鋒精神與現實的交匯、共鳴,更印證著雷鋒精神的不朽生命力——“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潤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線陽光,你是否照亮了一分黑暗?……你既然活著,你又是否為未來的人類的生活付出你的勞動,使世界一天天變得更美麗?我想問你,為未來帶來了什么?在生活的倉庫里,我們不應該只是個無窮盡的支取者?!?/span>
唱響新時代新征程的雷鋒之歌
有一首歌,已經傳唱了60年,可以說十幾億中國人都唱過或聽過,稱得上是永恒的經典之作——“學習雷鋒好榜樣,忠于革命忠于黨。愛憎分明不忘本,立場堅定斗志強……”這首創作于1963年3月5日的《學習雷鋒好榜樣》,首先在天安門廣場唱響,很快就在全國流傳開來。此后,許多詞曲作家接連創作了一批歌唱雷鋒精神的歌曲,如《接過雷鋒的槍》《千萬個雷鋒在成長》《雷鋒,我們的戰友》等。
60年的歌聲里,傳唱著的是精神。雷鋒精神永遠不會過時,因為它與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和偉大的民族精神是聯系在一起的。如今,雷鋒的名字寫進了《中國共產黨簡史》,寫進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簡史》,雷鋒精神更是納入了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譜系。
當一批又一批雷鋒式的英雄模范涌現,“雷鋒”早已不局限于個人,而是化作一個群像、一個符號,匯聚成燭照民族的光芒。60年來,雷鋒精神如一座高高聳立的燈塔,引領全國學雷鋒活動如火如荼、長盛不衰,演繹了一曲曲時代頌歌。
“我是一名上鋼三廠的職工,在這里揮灑了43年青春與汗水,退休后又成為‘雷鋒驛站’的志愿者服務12年,對這里充滿感情,現在已有500余人成為我們‘雷鋒驛站’大家庭的成員,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接過志愿服務的接力棒?!边@是上海市上鋼新村街道“雷鋒驛站”站長傅余賢的心聲。驛站雖小,卻充滿了志愿服務的溫情——小到一張創可貼、導覽圖,大到應對突發事件的應急方案……溫馨中處處體現著雷鋒精神。
這樣的“雷鋒驛站”,在上海、在全國還有很多很多,這些分布在祖國大地上的溫馨驛站,通過雷鋒精神連綴起來,奏響新時代的雷鋒之歌。
習近平總書記曾給“郭明義愛心團隊”回信,寄予厚望:積小善為大善,善莫大焉。當有人需要幫助時,大家搭把手、出份力,社會將變得更加美好??倳浗右娔彻け鴪F“雷鋒連”指導員的殷殷囑托,言猶在耳:雷鋒精神是永恒的,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生動體現。你們要做雷鋒精神的種子,把雷鋒精神廣播在祖國大地上。(劉同華)